個人近期嘗試各種主題的表現,去年首次參展國際性美展,即以作品「極光意象」入選2020年法國秋季沙龍展,續以「飛躍的穹音」入選2021年法國藝術家沙龍展,這對藝術創作者而言是一大鼓勵;就個人而言,藝術的追求恰似探險者對極光幻夢意境的追尋,是一種理想、一種浪漫情懷,作品呈現的不僅是視覺所見,更是內心深層的感受。
個人東海大學研究所指導教授黃海雲老師,在個人「極光意象」西畫創作集序文「光耀之靈魂意象與探索─記林順孝星際抽象繪畫」中有這一段闡述:「對某些人而言,繪畫是一種信仰,一種生命意義的履行。認識的林順孝,是一位平淡謙和的君子,保守內斂。多年來他除工作上班外,一直寄情於繪畫創作,廿年如一日,從早期繪作的寫實風景畫到近期類星際的浩瀚抽象,歷程上經驗了多年苦心轉折,推展。然而一而貫之的是他強烈的個人氣質與能量,表現在畫面則又充斥一種濃憂鬱的詩情與光輝的畫意。…. 藝術創作的孤寂與挫折,唯一仰賴的是希望與熱情,多年的創作熱情與抱負,驅使順孝毅然辭去原有的事業,全心投入專業繪畫創作,西方常流傳:一個深俱藝術天分的靈魂,不論當前從事何種職業、生涯,終究他會聆聽到他內心聲音的召喚,回到藝術的本位。宗教上常用皈依(Conversion)來形容由俗世轉向信仰的歷程,對順孝來說,這是他成為一個畫家的宿命。…廿多年在繪畫領域的探索、努力、苦澀艱辛的創作歷程,終於破繭開展,彷彿穿透一道神祕的星門,攤開在大眾眼前的是一系列光耀輝煌,充滿氣勢的畫作,帶予觀眾光明、希望、以及靈性的歡愉。」
個人在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期間,深受指導教授黃海雲老師浪漫主義風格的影響,逐漸拋棄傳統寫實、寫景之外在表象,而進入自我內心對隱晦幻象的探索,去年「時空意象」系列創作展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堂一館、彰化藝術館及新北市藝文中心第一展覽室展出結識不少藝術同好;今年度首場「意象之旅」個展亦於元月27日至2月21日於嘉義市文化局3樓文化藝廊開展,由此次展出作品可看出個人對作品求新求變,持續創新與嘗試的軌跡。
個人作品創新以「氣化造型」(氣化造型一詞可參閲藝評家路況博士網誌『再見左河岸』中「太虛與客形─林順孝畫作的氣化美學」) 語彙貫通抽象與具象,藉由象徵性運用,擴大想像空間,營造一種深具東方人文特質的韻律與抒情氣象,呈現出一種渾沌浩瀚、充斥無限精神能量如極光似的日耀雲彩與流盪大氣。
19世紀北歐浪漫主義大師弗列德利希(Friedrich,1774-1840德)及泰納(William Turner,1755-1851英)作品中雖以大自然為題材,實則係藉由風景描繪呈現出一種撼動心靈,形而上的崇高精神領域,藉由自由遼闊無際與崇高峻峭的自然氣勢,寄託內在神秘與隱喻,具有超越(transcendental)及崇高(sublime)的特質。泰納作品裡的自然,反映著人類的情緒,其相信透過自然的描寫可以窺測到某種神意的蒞臨,其作品表現出隱藏在自然背後的超自然神秘力量,由其作品中特別能看出崇高的特質,其狂飆似的筆觸及運用霧與光線變化,簡化景物細節,形式超越自然表象,表達出對靈性、精神的訴求,趨向抽象的領域,顯現出一種浪漫主義視野與精神幻化。弗列德利希作品中充滿神秘與隱喻,並超越自然本身的價值與觀念,其曾言:『畫家絕對不要只畫他眼前所見的,還要畫他內心所見的…。』弗列德利希及泰納在藝術表現上尋求一種形而上的精神領域,形式超越視覺表象,充滿詩意及對靈性的追求,深深吸引個人,個人遂成為浪漫幻夢永遠的追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