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材因表現而存在

藝術的多樣性本身即是一種價值,而藝術的表現則依附於材質上,缺乏材質則藝術表現無所寄託,各時代藝術的審美觀,往往促使新材料及技法的誕生,而材料的更替變化更改變了藝術的風貌,東海大學研究所期間,為充實本身繪畫語言,開始嘗試壓克力、膠彩、水墨及干酪素等媒材創作,希望藉由瞭解各種媒材特性,靈活運用,活絡創作元素,透過材質、技巧,將心中意象具體化、視覺化。 個人深覺無論油彩、壓克力或膠彩及其他媒材皆有其優缺點,近年多次個展,在展場上與觀者互動,發現國內對壓克力媒材相對陌生。個人謹就本身對於媒材粗略心得分享如下:

一、油彩 :

初期個人作品係以水彩畫為主,惟水彩使用雖然便利,但技法多樣性、可塑性,及媒材質感及表現張力上遠不如油彩,且易因溫溼環境受潮,因此漸改以油彩創作。油彩係展延性相當好繪畫媒材,惟個人早期作品因受水彩技法影響,常以類似渲染薄塗方式進行創作,漸至厚塗,惟因創作過程較隨意,不注重作畫程序,乾性油與揮發性油並用,常因修改,形成層疊厚塗,致使畫面較粗糙,亦少光澤,且初期作品大部分以仿麻為基底材,因對材料本身特性欠缺瞭解,持續厚塗,致使徒增基底材負擔,漸發現早期作品有龜裂,甚或畫布脆裂現象。為避免類似缺陷,目前除注重作畫程序外,畫布選墿改以半麻或全麻為主,並適當使用凡尼斯。

二、膠彩

膠彩係在進入東海研究所後才有機會接觸,接觸之後,對其天然素材獨特性的美感產生興趣,遂在對膠彩材質完全陌生之下,由認識礦物顏料等各項材料開始,舉凡膠礬水製作、裱褙、調膠、貼箔、疊色等,都是新的嘗試,期間曾受課於詹前裕教授、李貞慧及高永隆老師等,在短時間內逐漸對膠彩有了概念,目前雖未能完全掌握膠彩特性及技法表現,惟在接觸各種不同表現風格下,藉由膠彩此一東方畫種,對藝術的多樣性及世界性不同繪畫風貌,遂有了不同體驗。

一般而言,膠彩傳統上所使用的係天然、貴重的礦物顏料及貴金屬,來源取得不易,價格亦昂貴,這是在台灣從事膠彩創作,首要面對的問題。就台灣膠彩發展而言,多少師承於日本,日本膠彩早期畫風傾向於纖細、敏感,但日本戰後表現技法變化及許多化學材料的出現,已促使日本畫走上多樣性。

2005年暑期課程前往日本各大美術館參觀後,發現在日本膠彩作品裡已較不拘泥於畫在何種基底材上或固守傳統的技法,期間亦不乏以表現油畫方式來表現日本畫。膠彩擁有多樣性表現與技法,膠彩水干雖適合暈染,惟水干多用容易造成顏色髒掉,礦物顏料雖適合平塗,惟價格昂貴,且須多層次覆蓋、疊色,顯色才會漂亮,程序較繁複。

其實就材料方面而言,膠彩自古即係一種被廣泛運用的畫材,就技法上而言,以膠為黏劑,將顏料固定於畫面上的皆可稱之為膠彩,個人在膠彩運用動機上,最主要係綜合東西媒材運用,因此在個人膠彩作品中,素材上除各式膠彩材料外,亦融合壓克力顏料,基底材亦常以麻布代替絹、紙。

三、壓克力:

個人創作上利用壓克力為繪畫媒材已17年餘,因早期創作媒材係以水彩為主,對水溶性顏料特質,相對的容易接受,且壓克媒材雖係水溶性,惟乾後卻可防水,亦能避免水彩技法使用不慎造成顏色混濁的困擾,且與油彩相較,在多層次堆疊及作品保存上亦相當好,兼之自然快乾、調水即可使用,且清洗工作方便之特性,且技巧上可衍生多樣變化,現階段改以壓克力媒材創作為主。

個人創作不斷接觸各項媒材,從試驗中慢慢瞭解各項媒材特性及表現技法,繪畫風格形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與內化,而非刻意執著,個人認為表現風格比媒材更重要,惟若能瞭解各種媒材特性充分發揮運用,將更能提高創作發展空間。

合流 2007 膠彩 50F
淺深聚散 干酪素複合媒材 91×117cm 2006
靜觀 油彩 65x53cm 2003
韻外之致 壓克力 72×91cm 2009
水之旅 水彩 78x55cm 2001

發表者:Shun-Hsiao Lin

創作簡歷: 1962年出生於台中市大里區、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台中市當代藝 術家。 重要獲獎: 1.2015年獲選藝術薪火相傳「第6屆臺中市美術家接力展」。 2.2016年榮獲第17屆南投縣玉山美術獎油畫類首獎。 3.2020年獲選法國秋季沙龍展(Salon d'Automne)。 4.2021年獲選法國藝術家沙龍展(Le Salon Société des Artistes Français )。 5.2021年獲選法國秋季沙龍展(Salon d'Automne)。 展歷: 於南投縣文化局、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彰化縣文化局、台中市文英館、屯 區藝文中心、大墩文化中心、台北國父紀念館、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 港區藝術中心、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堂一館、彰化藝術館、新北市藝文中 心第一展覽室、嘉義市文化局文化藝廊及台北新藝術博覽會、台灣藝術博 覽會等展場個展15場次;參展台中市當代藝術家聯展、法國秋季沙龍展、 法國藝術家沙龍展等國內外聯展30餘場次。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