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在創作觀念上,可以回溯到十九世紀初,北歐浪漫主義風潮的啟發「藝術創作,不是依賴事物或自然的外表視覺,而強調經驗中的非理性,和超自然因素」,19世紀北歐浪漫主義大師Friedrich(德)及Turner(英)作品中,常藉由風景描繪呈現自由遼闊無際與崇高峻峭的自然氣勢,展現出一種撼動心靈,形而上的崇高精神;Turner作品表現出隱藏於自然背後的超自然神秘力量,形式超越自然表象,表達出對靈性、精神的訴求,趨向抽象的領域;Friedrich作品中充滿神秘與隱喻,並超越自然本身的價值與觀念,Friedrich及Turner在藝術表現上,具有「超越」及「崇高」的特質,形式超越視覺表象,充滿詩意及對靈性的追求,深深吸引個人。
個人在東海大學研究所期間深受指導教授黃海雲老師浪漫主義的影響,逐漸拋棄傳統寫實、寫景之外在表象,而進入自我內心對隱晦幻象的探索,並嘗試各種主題的表現,創新以一種「氣化造型」 語彙貫通抽象與具象,藉由象徵性運用,擴大想像空間,營造一種深具東方人文特質的韻律與抒情氣象,呈現出一種渾沌浩瀚、充斥無限精神能量如極光似的日耀雲彩與流盪大氣;去年首次參展國際性美展,即以作品「極光意象」入選2020年法國秋季沙龍展,續以「飛躍的穹音」入選2021年法國藝術家沙龍展,這對藝術創作者而言是一大鼓勵;就個人而言,藝術的追求恰似探險者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是一種理想、一種浪漫情懷,作品呈現的不僅是視覺所見,更是內心深層的感受,特藉此回映並向Friedrich及Turner致敬。
作品說明: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時間簡史」中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彷彿穿透一道神祕的星門,啟蒙了無數人的宇宙觀,更啟發了人類探索意念;為回映霍金,個人以藝術角度詮釋未知的宇宙隱晦幻象,並探索當代平面繪畫創作的新可能性。

